戴重远:百岁老人与桂子山的半世情缘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2日 00:00    作者:admin

 

核心提示:这是一个百岁老人的一生,9岁开始做童工,16岁参加工人罢工,被监禁3个月;17岁和刘少奇假扮夫妻去苏联,参加世界职工代表大会;18岁领导工人阶级运动工作,参加地下党;随后积极投身革命……
文/ 廖存希
  
 

  这是一个百岁老人的一生,9岁开始做童工,16岁参加工人罢工,被监禁3个月;17岁和刘少奇假扮夫妻去苏联,参加世界职工代表大会;18岁领导工人阶级运动工作,参加地下党;随后积极投身革命……1963年来我校担任10年组织部长,刚正不阿;1973年以来,担任我校图书馆馆长8年,细致入微;1981年,68岁的她再度担任组织部长,成为我校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组织部长……

  最喜欢学生来看她,却因简单的“慰问品”而气得面红耳赤;最关注国家政治,却因“贪污报道”难以入睡。原名戴小鸿的她,在参加革命期间将名字改为戴重远。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正如她的名字——“任重而道远”。在桂子山的半个世纪里,她心系华师,凛然正气。如今,她又将创造另一个传奇——我校第一位百岁老人。她就是我校离休干部戴重远。

  因“怕”重生:从丝厂工人到大学讲台

  1930年,戴重远随刘少奇赴苏联回国后,继续从事地下党工作。直到1940年,戴重远在安徽一小学任教一年。由于社会动荡,戴重远先后在淮南师范学院、华中建设大学、华中随营学校等地进行了短暂的学习。

  1948年8月,戴重远与丈夫甘莲笙随中原大学南下,担任中原大学第4队(学生学习小队)辅导员,与曾担任我校副校长的郎郡诗共同管理日常工作。53个学生成为戴重远每天的重心。

  “她对待工作很认真,和学生相处非常融洽,和老师们交流也非常多。”郎郡诗回忆道,仅仅共事两个月,郎郡诗被调到了第14队工作。虽然只有两个月,但是对于他来说,这是很难忘的回忆。

  “我来中原大学心中只有一种心情——怕”,戴重远在自我总结中写道,她4岁就随父亲从江苏泰州来到上海谋生,一直在丝厂做女工,后来断断续续进行过学习。“工人到大学工作,我很害怕做不好。”戴重远说。 

而后的工作中,戴重远以学习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学生工作中。戴重远感慨说,当时师范教育事业还很落后,学校里的师生都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刻苦钻研,充实教育理论体系。很多人扎根了农村,睡土坑、挖野菜、在茅房里教学……

  “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戴重远表示。一方面组织的安排,一方面想丰富自己,戴重远在中原大学工作两年后,于1950年10月赴中共人民大学进行学习。经过一年的学习时间,戴重远去广东参加土地改革队主任。于1953年回到武汉,在中南财经学院担任副处长,在1958年调任湖北大学担任副主任。

  因为“怕”,怕影响丈夫工作,保持工作的公正,戴重远宁可与丈夫分开工作。在家人的眼中,戴重远与丈夫一直处于各忙各的状态。
“尽管没有在华师工作,但是一直看着它的成长与转变。”在此期间丈夫甘莲笙曾担任我校图书馆馆长,华师的点点滴滴在已刻在戴重远的脑海里。她常教导学生,华师风风雨雨很不容易,一定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既然进了华师的校门,就切记要潜心修养,刻苦钻研,脚踏实地,将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忠诚党员:68岁再度担任组织部长
 
  “在戴奶奶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听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党。”外国语学院毛晶晶回忆起曾经去拜访戴重远时的情景。

  13年的组织部长生涯,是戴重远人生转变的重要时刻。67年的党龄,成为戴重远一生的追求。戴重远说,自己作为一个党员要时刻告诉自己任重而道远。

  1963年戴重远调来华师,担任组织部长,这一做就是10年。回忆起担任组织部长的经历,戴重远激动地表示:“人事处、组织部这些部门历来是容易生是非的地方,但是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敢说我在任时,从没有干过一件违背原则的事。”

  董惠明回忆说,在母亲戴重远任职的期间,是个很正直的人。她常常表示,作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一切要按照党的原则来办事。

  “我那时很小,奶奶一般很晚才回家,我问她在为什么会晚近两个小时回家,奶奶说:‘做组织工作。’我一直以为组织工作是去吃好吃的。”戴重远孙女甘建英谈起小时候的“笑话”。她表示,在她的印象中,奶奶对工作相当认真。一直是只做工作,不做家务。

  1981年,已经68岁的戴重远,在组织的安排下,再度担任组织部长。“戴老师一直很服从党的安排,就算年纪大了。”与戴重远共事、生活了30余年的肖俊回忆说,再度担任组织部长时,戴重远身体吃不消,上楼梯必须要有人扶。即便是这样,戴重远还是坚持每天按时上班,积极完成工作。

  据肖俊回忆,她在华师幼儿园工作时,幼儿园已很多次申请“湖北省文教战线先进单位”都未成功。1981年,幼儿园再次提交申请材料,戴重远在审核材料时对于幼儿园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通过幼儿园“湖北省文教战线先进单位”的申请。
    “她当时还鼓励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再接再厉。”肖俊表示,一般组织部长事情很多,戴重远能够细致到这些问题。周围的人都挺欣赏她的能力。

  “在当时,很多党员很纯粹,即使是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也是在所不惜的。图的不是名,图的不是利,而是甘愿为党和国家牺牲自己的一切。”戴重远意味深长地说。

  幸福守望:与华师共同进步

  “不要看我现在耳不聪,眼不明了,但是我这脑袋还是清楚的,所以就不能停滞不前。每天通过党的最新政策方针才不会落后啊。”已经退休30年的戴重远一直坚持着关注党和国家的最新状态,以及华师学子的精神面貌。

  进入老年生活,戴重远却经历了与亲人的生离死别。1993年,丈夫甘莲笙去世;2006年,儿子甘铁明因肺癌离开;2008年小儿子甘铁华也让她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苦。不久前,她很疼爱的孙子也因肝癌去世。晚年“孤独”的戴重远将自己每天生活的重心放在党和华师上。

  每年生日,学校领导来看望她,能让她开心好几天。去年戴重远99岁生日时,戴老看到校领导和学生来看望自己,很高兴,她说:“华师就是我的家,今天就是一家人团聚。”临走前,她起身与学生代表拥抱告别,并真诚祝福:“希望你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恽代英党校培训班的学员每年都会去拜访她。家里时时是坐着前来拜访的学生。大家都喜欢叫她“戴奶奶”,这也是戴重远最开心听到的昵称。

  “一生正气,诲人不倦”是我校第一位百岁老人戴重远给外国语学院张楠最深刻的印象。张楠回忆说,第一次去戴奶奶家时,只看见昏暗的屋子里,只有一张简单的木式床,一个旧式柜子上立着一个20寸左右的老式电视机,家里洗衣机、空调都没有。戴奶奶很简朴。“我和母亲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大概就600元左右。”一直照顾戴重远的董惠明表示。

  戴重远说:“尽管现在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但是我们华师的风气一直很踏实严谨的。我希望不仅是我,还有广大学子明确自己目标,在学校里踏实地做学问,除了学校勇敢地闯事业。”她还表示,继承华师人踏实认真地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让祖国更强大是她对华师学子最大的期望。

  “不好不好,你们年轻人以学业重,来看我是给你们添麻烦了”,徐珉君说去年3月去看望戴奶奶时,戴老师不仅不收他们带来的牛奶,还生怕耽误了他们的学习。

  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是戴重远对学生常常强调的。对于戴重远来说,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晚上依偎在儿媳董惠明身边,听她读报纸。10年前,患有青光眼的戴重远视力模糊,“她看新闻啊,脸挨着电视台,我说这有辐射,她还是坚持看,了解国家的动态和华师发生的最新新闻。”董惠明表示。

  在视力还好的时候,戴重远每天都会把党章拿出来看看,把马敏书记亲自送来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翻翻。她对学生说,一个人物质缺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污点。

  3月25日,戴重远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由常年在身边的长孙甘建新照顾。4月17日,她在病床上度过了她的第100个生日。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老同志代表与家人在病床前为她庆生,她喃喃道:“谢谢你们,我相信我会好起来的,华师也会越来越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对戴重远老人乐观心态最好的写照。

【记者手记】
       做最好的自己   

  我4岁时,或许还在为一个洋娃娃与家人“冷战”。渐渐长大也许也渐渐忘却了我们的前辈,我们的榜样,还有我们应该传承的责任与梦想。采访戴奶奶,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青春,关于追求。
  
  我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与戴奶奶的家人和同事接触,与戴奶奶面对面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但却是最难忘的时刻。
  
  和蔼的戴奶奶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一头白发,双眼紧闭,带着微微地喘气声。挨着她的右耳,我微微地颤抖了:“戴奶奶,我是华师的学生,来看您啦!”戴奶奶听力不好,整句话中,她却很清晰地听到了“华师”这两个字。慢慢地睁开眼,看着我,嘴里喃喃地重复着:“我很好啊,我相信我会好起来的,华师啊,也会越来越好……”
  
  忍不住握着她那颤抖的手,我握着的是一份沉重,更是一份责任,那是一份对于华师青年学生的期待。
  
  再也没有更多的话语可以描述当时的心情。今天,戴奶奶百岁,突然觉得再好的庆祝盛宴都不过尔尔。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华师,也许是我们给戴奶奶最好的生日礼物。

上一条:华中师范大学800名离退休教职工参与沐春健行
下一条:部署2013年工作 全校涉老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