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离退休工作处开展大学助力服务地方文化经济活动——打造利川“游学养”基地,给“老有所为”插上翅膀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16:44    作者:

长期以来,华中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积极组织学校离退休老教授、老专家送文化进企业下乡村,为社会文化经济建设献智献力,取得了丰硕成绩。多次得到了教育部老干部局的肯定和表扬。

助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搞好文化传承,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

总结经验,为切实建设好“老有所为”的平台,今年十月份,离退休工作处和利川市老干部局下设老年大学合作,挂牌建设华中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游学养基地。

11月27日,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肖异清同志受何小红处长及校老年人协会、校老教授协会委托,带领涂光雍教授、刘安海教授及老年大学老师王宗传、于琴同志等进行教学交流学习活动。

(涂光雍教授在接受利川宣传部门采访)

一、课堂交流

涂光雍教授给利川市老年大学讲了:《漫谈楹联创作》,刘安海教授做了《关于读书》的讲座。

(点评学员作品)

涂光雍教授还和书法班进行了书法创作交流。

王宗传老师、于琴老师分别和二胡班、民族舞蹈班进行了教学交流。

场面热烈,高潮迭起。大家都收获了许多的微信粉丝。

利川市老干部局局长牟春华同志、老年大学校长刘西明同志,对前来交流学习的老教授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在音乐、舞蹈、出国英语、普通话等等方面都希望能全面开展帮扶。

二、满山珍宝

利川,地灵人杰。其书画楹联协会,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创作成果丰硕。出版的几十万字的诗词楹联文集,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向更高水平突破,如何向山外的广大民众推介,是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利川市委党校牟联华教授在和涂光雍教授等交流中,就他感兴趣的利川民歌领域,向大家做了较多介绍。利川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民歌,就音乐,就民歌背后的故事,等等就亟待进行深入挖掘整理。

利川,是漫山遍野散满了珍珠,文化瑰宝恰如清江之水,远远流来奔腾不息。教授、老师们深深感觉到,这里是大有作为的好地方。

三、深度合作

近些年来,利川市抓住绿色发展理念,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绩。因气候优势明显,每年来利川市休闲避暑的多达30余万人,其中,离退休老教授老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众多。

利川市政府充分利用这个“凉都”的自然优势,大力开展候鸟人才计划。为此,利川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琼同志就招募与用好湖北高校离退休的教授专家人才为利川服务等问题与肖异清副处长进行了探讨,拟在高校设立利川市湖北(武汉)高校候鸟人才联络处,利用湖北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的便利条件,组织广大离退休教职工为利川的经济社会建设献智献策。

华中师范大学在两年前提出过“知识老年下乡去”的理念,为了配合特色乡镇的建设,成立了有规划、种养殖、酒店管理、体育与康复、文化及传播等等专家组成的团队,为乡镇建设出谋划策。在用好老教授、老专家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上有了一些经验。这次,也征得了湖北省高校离退休工作研究会的同意,决意为利川市的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一点作用。相信这一长远深度的合作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四、实景探微

利用返程前的一点空闲时间,应邀来到利川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六零公社”实地考察学习。

仿佛时光倒流,这里集中展现了六七十年前的景色。青石巷边,上百年的老屋在陈述着辛酸而美丽的神话。水车磨盘仿佛依然载着前辈们的欢歌笑语。挑盐巴的扁担,两头依然高高跷起,只是那花样年华的小哥哥,早已累死在湾湾的山道上,临死也是笑着的,也许正在唱着扁担山歌,心里想着前天晚上还有那美丽的姑娘……

涂光雍教授认真仔细的看每一幅对联,对利川市诗词楹联协会的同行赞颂不已。偶尔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基地的负责同志参考。

大家对利川文化传承基地展示的一切感到非常亲切,我们平时经常组织老同志参观社会建设成就,今天,是对过去的回味,来一个今昔对比别有意义。大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有需要就有动力”,我们相信,华中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重点在利川市打造“老有所为”服务平台,深耕地方经济文化,一定能对欠发达地区利川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有助推作用,也更能够更好的发挥好广大老同志老专家的作用,为国家建设、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离退休工作处:肖异清)

上一条:“精准服务”:为离退休老同志养老打出“组合拳”——华中师大离退休工作处和老年人协会全面谋划为老同志精准服务
下一条:黄汉福: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在育人中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