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离退休老同志关注“两会”新闻报道,学习“两会”精神体会(一)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3日 15:35    作者:

聚焦两会

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回眸2019年,面对诸多困难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GDP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迈入2020年,摆在面前的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是百年目标的实现时刻。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巨大考验面前,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离退休老同志通过各种媒体关注 “两会”新闻报道,及时了解“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讨论“两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与见解。

校老年人协会会长杨新起老师

36次掌声说明了什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代表们36次热烈的掌声。这些掌声,是对政府去年一年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大力褒奖,是对全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胜利的充分肯定,是对今年政府工作安排的大力支持。掌声中传递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传递出中国对赢得未来的信心。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民生问题,就“六稳”、 “六保”工作作出了精细安排时获得掌声的比例最高。这既说明人民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注民生是政府工作今天工作的着力点,也表明政府工作报告说出了人民的心声,增强了人们克难攻坚、夺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学院杨再隋老师


     00      

刚刚收看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听了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作为连续三届当选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老教师,对人大有深厚的感情,对民情、民意、民生有发自内心的关切。今年,新冠病毒肆虐,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下疫情虽基本控制,但防控任务仍很艰巨。总理报告表明了政府对保障民生、稳定就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在这关键时刻,特别要强调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今年,全国高校有八百多万毕业生,就业还是考研,思想问题多,实际问题不少。如何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难度是不小的。这不仅是政工干部的事情,也是全体教师的工作。要树正气,灭歪风,力戒浮躁之气、浮华之象、浮夸之风,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实。记得疫情之初,教育学院党委,关心每一位师生的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在致全院师生的一封公开信中,向大家保证:“我们一直都在!”情真意切,语短情长,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这就是能抵达人心,触动感情的思想工作。定心聚力,同心齐力,高校应该走在前列,我们也充满信心!


离退休工作处程光明老师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报告学习要点:一是去年与今年以来工作回顾,国内生产总值99.1万亿元,增长6.1%;并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二是今年的重要目标,增加就业9OO万人以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贫困县全部摘帽。三是今年工作的部分重点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在抗疫和支持湖北发展方面,专门提到:大力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和实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

教育学院陈吉昆老师

 李总理的报告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排难解忧,造福于人民的报告。正因为如此,所以36次获得与会人民代表热烈掌声。2019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比较多的一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还经常在香港、台湾、南海捣乱。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种种困难,园满地完成了2019年的目标任务,国内生产总值达99.1万亿元,增长百分之6.1,新增就业1352万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达1.3万亿斤(平均每人约800多斤),人均可支配收人超3万元。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超过了原定规模。主要受益的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以上列举的数字,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关。在极困难的情况下,能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取得大家满意的成果,要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听了李总理的报告,深受鼓舞,并进一步増强了我们完全沏底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心,增强了我们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的信心!


校老年人协会副会长罗邦成老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两会发出的最强音

一一收看两会的一点感受

收看今年推迟的两会,感受最深的是:两会进一步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党和国家一切战略布局和决策部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这次两会的突出点。

习总书记每年都要重提和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5月22曰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他认真听取代表们发言后又说:“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亳不动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这次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迅即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医疗资源,动用解放军参战,在较短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乃至全国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就是我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体现和明证。对照世界疫情目前已有500万人感染、近四十万人死亡、其中老年人居多、且仍在发展的灾难性后果,我们深深感到党和政府的无比英明,感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坚强有力,感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感到生活在中国无比荣幸!

而且,从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还看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同时,在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的基础上,全党决心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一定要按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壮举!只有人民至上的中国共产党能做到!

在当前世界疫情严重、经济形势严峻、发展面临困难重重的情势下,党中央确定““六稳”、“六保”的工作重点,重点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粮食能源安全……承诺基本养老、医疗、低保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保障3亿人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还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所有这些, 无不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举措。

看到这些,我深受鼓舞和感动,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要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好社会团结稳定的大局,为实现2020年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作出我们的努力。

教育学院董泽芳老师

站位高,内容全,思路新,对策实——学习总理报告有感。

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深感报告有四大特点:一是“高”,即报告立意高,政治站位高。二是“全”,报告回顾了201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深入分析了国家发展的宏观形势,对2019年的政府工作任务做了全面部署,报告内容丰富、系统全面。三是“实”,在2018年民生建设的数据上,在提出的2019年各项指标,在聚焦各种难点问题的分析上,都是实实在在。四是“新”,“新”在宏观政策取向,讲清政府思路;“新”在聚焦关键问题,力促改革深入;“新”在对科研伦理和学风的建设上,加大学术不端的惩戒。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总理报告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要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等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读完报告,让我们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深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



上一条:华中师范大学离退休老同志关注“两会”新闻报道,学习“两会”精神体会(二)
下一条:网课相逢传心语 老有所学建家园 ——华中师大老年大学邀请郑晓边教授分享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