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华中师范大学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10:14    作者:

2025年4月6日晚6点,由华中师范大学关工委、老教授协会、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院爱乐心理工作站、2024级本科生年级学生会承办的 “积极学习,快乐生活——与大学生促膝相谈心理健康与幸福力” 主题讲座在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校关工委常副主任谭根稳、秘书长朱斌、办公室主任曾爱华,音乐学院副院长詹艺虹、党委副书记陈晓刚出席讲座,近200名学生家长在线收看。

 

 

本次讲座特邀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首批聘任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开坛设讲

 

郑晓边教授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幸福力这一核心主题,从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切入,结合“未来教师的心理健康成长”、“如何做一名有幸福力的教师”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为我们分享了应对学习生活压力的“五心十法”引导在场师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学校和家庭如同学生成长路上的双翼,缺一不可。除学生现场听讲外,本次讲座增设线上直播,为在校本科生家长们提供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路径及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交流环节中,现场同学结合日常学习经历踊跃提问。有的同学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时常遭遇的压力情境,问到如何有效调节负面情绪,维持自身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平衡;有的同学问到,在面对现实情况与个人期待不符时该如何正视挫折汲取经验,提升自身的挫折能力还有的同学着眼于自身发展规划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围绕如何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向郑教授寻求宝贵建议。

围绕同学们的提问,郑教授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深入浅出地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情绪这一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心理现象,学会包容和接纳日常中看似微不足道却常伴左右的琐碎烦恼,相信并期待着美好即将发生。

 

 

不少同学和学生家长纷纷表示在此次讲座中收获颇丰,不仅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诸多提升心理韧性的技巧。

2022级本科生董煦仁:郑晓边教授的这场讲座将心理学智慧化作流淌的旋律,将“幸福力”这个看似诗意的概念拆解为平凡生活中的人生算法。在专业学习与学生工作的双重奏中,原来成长不是单声部的独奏,而是懂得在七和弦的张力里,用自我觉察的节拍器校准每个转调瞬间。正如音阶需要休止符的调节,成长路上也需要这样的停顿来校准方向。

2023级本科生夏怡朗:作为深耕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数十载的专家,郑晓边教授这次讲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学术积淀,更是跨越代际的关怀与指引。在“内卷”泛化的时代语境下,这场“促膝相谈”恰似及时春雨。当绩点焦虑、社交倦怠成为青春期的暗礁,我们需要学会用积极心理学的罗盘校准人生航向。郑教授提出的“五心十法”既是对抗浮躁的镇定剂,更是构建幸福力的脚手架——在琴键般的校园时光里,每个音符都应奏响生命本真的韵律。

2024级本科生杨雨彤:郑晓边教授结合脑科学实验与心理学案例,将抽象的心理健康命题拆解成可触达的成长阶梯。当大屏展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与海马体记忆功能的动态博弈时,我忽然意识到:那些因课业焦虑引发的失眠夜,实则是大脑在进化本能与认知负荷间寻找平衡的战场。原来高效学习从不是与情绪的对抗,而是与自我的温柔协商。感谢教授的分享,让我重新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本次讲座为音乐学院学生及家长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展开家校对话的良好平台。之后,学院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护航学生成长,助力学子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绽放青春光彩!

 

 

文字:史宜凡

图片:邓语琴

审核:严楚弘 郭康源 陈晓刚

上一条:我校老年大学“笑声女子组合”荣获上海2025亚太国际手风琴艺术节“最佳优秀乐团金奖”
下一条:关心下一代,老教授送科普讲座服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