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老年宜居环境和医养服务业高峰论坛”的感想及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老年问题研究中心 何芳珍
2015年9月17~20,我和徐泽伟、匡晋文老师共赴“三面荷花四面柳”的美丽泉城——山东济南,参加《全国老年宜居环境和医养服务业高峰论坛》,也就是全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大会共收到论文1383篇,其中评出优秀论文753篇,我们华中师范大学投入论文9篇,获优秀论文奖5篇(刘荣才、刘芹茂、徐泽伟、匡晋文、何芳珍)。纳入论文集的有54篇,遗憾华中师范大学未纳入。有12个县、市获组织奖,湖北省在其中,我们省老龄办维权调研处处长田莹作了关于创建宜居社区的图文并茂的生动报告,受到一致好评。
我此次参加高峰论坛,是很好学习机会,我都认真作了笔记,收获颇丰,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和感想。
1、 针对我国95%以上是居家养老,而医疗服务短缺,农村医疗服务极为短缺的现实特点,大力推广医养结合势在必行。我们大专院校,社区健康支持体系很薄弱,尤其新校区迁移到郊区的院校,家属宿舍离校医院很远,老年人就医很困难,更有必要推广以社区为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业。
2、 医养结合意义重大。其一,体现了我国养老模式向健康全程管理的转型升级,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论创新和决策创新,反映了健康老龄化的根本要求;第二,它切中了我国2亿多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是改善老年人民生建设的重大措施;第三,可产生巨大老龄健康消费市场拉动经济的增长。
3、 医养结合的服务基地应该在社区。因为社区是居家养老的依托,作为支撑的机构养老及医疗机构服务必须“下沉”,帮助建成“全功能社区”。显然,这需要政府的决策支持,经济支持。
为了更好实现老年医养服务业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实施,我建议如下。
1、我们老龄问题研究中心,今后需结合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此次高峰论坛收入论文集的文章,大会发言的文章,都是他们研究、调查的成果总结,我们的文章是“二手货”,其“分量”可想而知。结合实际调查、研究的理论,对实际才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2、建议学校加强对社区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使社区能够履行对居家养老的依托作用,比如创建老年宜居环境,创建医养结合,都必须有决策支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否则,只是空谈。必须尽快结束地方政府与学校互相推诿的现象。我们学校社区到底“归谁管”要明确,,以免社区领导为难。
3、将宣传创建老年宜居环境、医养结合服务的工作常态化进行,使人人都知道,医养结合是最有利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模式,它有利于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健康老龄化。
4、对社区居民常态化进行健康、保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宣传工作,像国外那样,硬性规定每人必须听,缺课者择时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