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刘荣才)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4日 08:16    作者:离退休工作处

养生保健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健康长寿”的核心是充分发挥“自我养生”功能

华中师范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刘荣才

关键词:医养结合 健康长寿 自我养老 功能

许多报刊杂志的文章上,在讨论“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建设”或“健康长寿”时,基本上都是从政府、社会、医院或社区的这个外部环境因素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如何为老年人养老创造更好的环境和优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在“医养结合的养老体系”建设中和健康长寿的实施过程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是核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素)。

2015年11月30日的《老年文摘》的第七版,以整版的篇幅报到了强晓玲的调查报告:《一群癌症患者成功“自救”的启示》中,非常明确说明“自我”功能的重要性,“重症患者自己成了自己的医生

为什么要强调老年人自我养生的作用“。

1,老年人是养老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自我价值取向和是非标准。一切外在环境因素的功能最后都要通过老年人的选择和反应,作为检验的标准。所以,应该充分认识老年人主体的重要性。

2,老年人不是单纯的机械“受纳器”。“外部环境与主体自身”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而,只有充分发挥老年人自我的互动作用,外部因素才有可能发挥最大效能,“一加一大于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研究老年人要先于服务老年人。老年人有多样性,政府和社会在“医养结合”的为老服务中,必须考虑差异性原则。“老年人”这个群体,有多个年龄层次和性别与个体差异;而且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性格特质和生活方式。所以社会的医与养只有按照“年龄化”和“个性化”的方式服务时,才会得到老年人的认可、欢迎和接受。哪种能够适合所有老年人并能治百病的药是不存在的,假的。

4,人是高级的智慧动物,有极大的能动性。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正能量作用。这样可以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一些负担,让老年人自己也减少许多麻烦和痛苦,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创造生命的奇迹。

5,我国著名首席保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昭光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上帝就是自己”。这是因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最适合的是什么、自己最大的难处是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

二, 对自我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老年人的自我活动不仅是白天没有停止过;而且晚上睡觉都还存在。所以,正确了解自我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自我就是自己”。《现代心理学》中的“自我”主要是指自我意识。自我可以分为“生理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两大系统。心理学认为,不论是生理的自我,还是心理的自我,都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从自我的性向看,有健康与不健康或者积极与消极之分。例如,心理自我方面,自信、自尊与自卑、自贱就是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或者积极与消极的表现。从自我的评价方面看,有正确、恰当与不正确、不恰当之分。例如,过于自负或过于自贬都是不正确、不恰当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我”使用的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很广,使用的条目有很多。例如,自我感觉、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知自明、自以为是、自作主张、自我中心、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找苦吃、自我奖赏、自我安慰、自强不息、自我惩罚、自我嘲笑、自找麻烦、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自不量力、、自惭形秽、自命不凡、自鸣得意、自吹自擂、自高自大、自欺欺人、自取灭亡、、自食其果、自作自受、自讨苦吃、自相矛盾、自私自利、自告奋勇、自力更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自寻出路、自得其乐、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暗示、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保健、自爱、自重、自尊、自恋、自虐、自伤、自残、自卫、自慰、自杀等等。所以,老年人只有正确地认识、理解和评价自我,才能充分发挥自我在养生中的功能,更好地做好医养结合的养老保健工作。

三, 政府、社会和社区要帮助老年人再社会化,重建正确的自我意识,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积极的自我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

老年人的自我意识包括很多内容。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要充分认识自身生理衰老特点。2015年4月,我的一个朋友突然去世了,更加感受到老年人要重视自我在医养结合中的重要作用。他年过80,没有“三高”,正在“向百岁进军”。他一生喜爱足球。一天晚上,他看了两个小时非常紧张的一场国际足球赛,我国赢了!他情不自禁、高兴至极、十分激动。接着就去洗了一个热水澡,上床睡觉。他突然一声大叫,就这样完全失去了知觉,等到120急救车来到时,他已经走了!这是老年人的兴奋情绪严重失控、过分激动,突破了老年人的“生理极限”带来的不良后果。

2,要指导老年人充分了解自己的智力、思维和人格的改变,增强自己的自主性,学会独立自主思考问题。有一位朋友年近80,平时身体较好,天天上街买菜。2015年5月的一天,她感觉到腹部疼痛就去学校医院看医生。医生说是胆囊炎,要她到三甲医院去看看。她毫不思考地听从了医生的话,到了三甲医院。三甲医院的医生给她做了全面检查,确诊是胆囊炎病并要她住院治疗。这本来是基础卫生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到了大医院后就复杂化了!常说:“现在的大医院是进去容易,出来难;走着进去、抬着出来”!她的胆囊炎还没有治好,则引来了各种病,而且从普通病房转入重症病房,生命危在旦夕。如果她自信、自主、多思考一些,不轻信医生的话,不到那个三甲医院去住院,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另一位老年人也是胆囊炎,在基层卫生院打了几天的消炎针就很快康复了。

3,要给老年人传授和学习科学的养生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老年人能在观念上(例如,正确的生死观、消费观、子女观、市场观、婚姻观、家庭观、健康观、社会观、养老观等)、知识上(例如,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作息时间等怎么样安排才符合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该吃什么,怎么样吃,吃多少为宜,什么东西不该吃,各类家用电器如何安全使用等)、生活技能上得到更新,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4,帮助老年人建立“新的医学模式”,辩证地看待“医与养结合”的关系

(1) ,树立“医疗”与“保健”相结合、防病重于治病的新观念。老年人受传统的旧医学模式的影响比较重,轻预防、重治疗,轻视或忽视平时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保健工作,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医生依赖性”和“药物依赖性”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模式,不相信“是药三分毒”的道理。

(2) ,辩证地看待“医与养”的关系。民间常说“病从口入”、“睡出来的病,抠出来的疮”就是医养结合最形象的描述。不论从中医的角度,还是从西医

的角度都有一个“医养结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以养为主的观念问题。

(3),不要把老年人正常的衰老看作是一种病。有位老年人对疾病产生一种极度的恐惧心理,总是感到这里不舒服,哪里不舒服,到处寻医问药。他到各个三甲医院去看病检查,所有检查结果的指标都是正常的。医生给他的一个结论是“躯体障碍”,即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他错误地把老年人正常的衰老,当作是一种疾病来看待。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许多百岁老人和长寿老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老年人自己的能动性,善于发现、创新、整合和利用各种优质的环境资源,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老年人在发挥自我的功能时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1,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平常心

(1),要笑对人生。不怕死;但是,不要等死。所有生命体都有生和死的问题。人的出生就是要准备走向衰老和死亡;生和死是是生命体的两头。人从生到衰老到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可抗拒。所以,每个人都要顺其自然,坦然对待死亡。但是,人可以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能够延缓死亡的到来。所以,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争取让死亡慢点到来。例如,10多年前有一位同事70多岁时到美国去探亲期间,发现自己得了肺癌,而且已经转移。美国的医生不给他治疗,要他等死。他不相信此话,便决定回国治疗。在武汉市的所有大医院检查的结果和美国检查的结果一样。但是,他很乐观。他对最自己战胜癌症充满信心,下的决心,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自我治疗相结合,把医与养相结合,坚持每天几个小时的合理运动。经过10多年的坚持、努力奋斗,终于胜利了。2014年武汉市的医生们都认为他的癌症已经消失了,给他摘掉了癌症的帽子!

(2),要笑口常开、自得其乐;微笑外交、宽容大度。笑既是一种生理体操,又是一种心理疗法。笑有很多好处:笑可以让脑垂体生成内啡肽和脑啡肽等自然镇痛剂;笑可以让肾上腺分泌出缓解疼痛和神经痛等炎症的神秘化学物质、动脉弛缓,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笑可以缓解身体各个器官的紧张状态;笑可以有效减少抑制血液内免疫体生成的皮质醇的量,缓解压力、愤怒、紧张,预防心脏麻痹;笑可以加强心脏搏动,有助于血液循环,对肌肉产生良好的影响,有效预防可引起中风的循环系统的疾病,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研究认为,持续3-4分钟的笑,可以加倍脉搏的跳动,为血液提供更多的氧气,可以起到与胸部、肠胃、肩膀周围的上体肌肉运动一样的效果。所以,当今社会把笑用作预防疾病、治疗病症的有效手段。例如,美国作家Cursons得了非常罕见的关节炎,被告知很难治愈。而他坚持看搞笑电视节目,通过大笑重新恢复了健康。笑可以治愈癌症。据研究表明,笑能增加抵抗病菌的抗体干扰素Y的分泌,增强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助于细胞组织的增殖。18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笑的医学效果的美国利伯特博士表示,从大笑的人身上抽出血液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他们的血液中生成了更多攻击致癌的肿瘤细胞的“杀手细胞”。这说明笑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不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还能预防癌症和成人病。斯坦福医科大学的威廉·弗莱博士对笑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他发现人在大笑的时候全身650块肌肉中有231块会运动,还可以运动到肠胃、胸、肌肉、心脏,有很强的运动效果。因此,笑的时候最好捧腹大笑。据弗莱博士所说,愉快地笑3分钟,相当于划船10分钟的运动;放声大笑20秒,相当于跳5分钟的健美操。大笑一次相当于做25个仰卧起坐,而捧腹大笑15秒,相当于全速跑100米的运动效果。生活中应该多笑,性格要积极开朗。但是,老年人活着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烦心事,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笑就变得越来越迟钝。

(3),要自知之明,量力而行。要坚持用“用进废退”、“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的哲理和“一分为二”、“凡事度有个度数,不走极端”的哲学观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例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动性。但是,每个人对待能动性的认识和发挥程度是有差别的。有的人不重视它的作用,得过且过,自己只享受目前的快乐、盲目生活,结果过早离世;有的人却过分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盲目自信,把“人定胜天”作为抗衰老的信条。结果,适得其反,提前衰老了;有的人则能科学地看待自己的能动性,做到灵活多样、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要有灵活的思维策略

(1)善于学习、独立自主,不盲从,不主观,不冲动、不固执;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实现目标必有障碍,义无反顾,战胜自我和困难。要常用和“阿q精神”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和自我安慰、规劝他人。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是否有道理,是否科学,追根求源把问题弄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观察、学习、研究与思考,动脑、动手与动笔相结合。

(2),学会“打算盘”,以运筹学和经济学理念指导生活。凡事尽量做到花的时间和精力尽量少,而取得的成效尽可能大,能一次完成的,不分几次做。

3,学会运用科学的养生策略

(1),给自己定一个老年期的理想目标:快乐、健康、长寿、幸福。

(2),把生活看作是保健。心中牢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相信养生保健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自我保健意识强,可以喷发创新的火花,就能把保健活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3),对待疾病是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多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防止他人的消极心理暗示。

(4),对待一般的生理疾病是中西医结合,诊断以西医为主,治疗以中医为主。

(5),生理养生与心理养生并重。生理养生为基础,心理养生为引领;做到物质养生与精神养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饮食理性、全面、科学与平衡,无禁忌,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生活有规律,无不良嗜好。

(6),融入社会,多交朋友,广结良缘、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社会养育了我,我就应回报社会。

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是身心健康的核心,情绪是心理平衡的杠杆,是人生的一把双刃剑。合理适度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健康;如果超越和冲破了情绪的上限或下限,都会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

英国最新研究发现:情绪最影响寿命。感觉快乐、生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寿命会更长。此项研究负责人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人口健康部心理学教授安德鲁·斯特普托博士。研究的被试是3850名52—79岁者。有极大方法是要求被试在24小时内分4次描述自己生活中的情绪变化情况,其中包括:快乐、兴奋、满意、担忧、焦虑或害怕。研究的目标是探索情绪的“积极影响”(快乐、安宁和兴奋)和“消极影响”(焦虑等)。研究人员对被试者展开了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自诉最不快乐的1/3被试者死亡率超过7%。而自诉最快乐的1/3被试者同期死亡率仅为3.6%。将被试者的收入、年龄、性别、抑郁、癌症或糖尿病等疾病以及吸烟等与健康相关的多种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自诉最快乐的被试者死亡率比自诉最不快乐的被试者低35%。对于焦虑等消极情绪与较短寿命之间的关联,研究者认为,抑郁和情绪低落或许与已经存在的某种疾病有关系。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预防医学教授斯蒂芬·波斯特博士表示,如果这项研究能对被试者继续进行10—15年跟踪调查,那么“快乐者”和“悲伤者”之间的死亡率差距还会更大。

5,人生自我保健无止境,养生保健贵在持之以恒,讲求实效。运动要动静结

合、综合利用,因时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养生要全面照顾,重点保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适度的家务劳动、自我服务、探亲访友、串门“话疗”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自我保健和运动方式。

上一条:学习老年心理学把高校老龄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刘荣才)
下一条:关心老人 从“知心”开始——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与调适(汪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