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相遇 我之幸运——专访外国语学院退休党员杨亲德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1日 15:42    作者:刘祺 蒋静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二等、一等秘书,中国驻新西兰使馆一等秘书、参赞,他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回报祖国、回报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杨亲德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2021年,是杨亲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55年,每每提到共产党,他都会不禁想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他说:“与党相遇,是我的幸运”。

初心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我们是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长大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很感激党,给予我许多学习、成长的机会,让我可以在今天拥有如此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杨亲德在采访中发出的最多的感慨。

1942年,杨亲德出生于湖南省一个偏远的小村---资江畔,不到一岁时,父亲病故,母亲一人抚养他长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杨亲德七岁,这七年的旧社会生活让他尝尽了贫困的滋味,也在他年幼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共产党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社会制度的演变,让原本只可以读到高小毕业的他拥有了进行下一阶段学习的机会。自那时起,“共产党”就犹如一束光,照亮了杨亲德的一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信念,也就此在他的心中开始萌发。

1961年秋,杨亲德考入华中师范学院英语系,并就此开始了与华师“不可分割”的60载。回想初入华师时,他听闻院长刘介愚是一位“级别很高、学识渊博”的老干部,对其充满敬仰之情的同时也会有些许敬畏。也正是在了解到刘介愚作为一名党员,投身抗日救国斗争,创办中原大学等光辉经历后,他的形象永远的镌刻在杨亲德的记忆中。

他说:“刘介愚等老一辈党员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带领师生将华师改造成绿树成荫,桂子飘香的美丽校园,打造成为祖国建设培养输送人才的学子沃土。他们鞠躬尽瘁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在老一辈党员领导的激励下,杨亲德在196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党的崇高敬意,直到今天也未曾磨灭。入党后不久,文化大革命发生,他说领导们撑着红伞接受批斗的残酷场景仍历历在目。但他始终坚守着初心,坚定地拥护党,自始至终他都秉持着对党的感激和敬意,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回报党,为祖国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机遇 应改革春风 建外交事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实施将中国推入了一个新时期,同时中美关系也开始向好发展。人们的思想认知也从而发生了深刻转变,逐渐开放的思想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众多青年提供了外出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杨亲德便是改革开放春风所眷顾的一员,三次驻外工作、两次欧美留学共12年,这12年是他终身难忘的12年。

身在异国他乡,杨亲德时刻提醒自己要慎独自爱,不负党和领导的培育和期望。在驻外工作时期,他不仅需要高质量完成自己教育处的本职工作,还要应对处理许多突发的涉外要案。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在他被派往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时发生的震惊全美的“9.13”血案。在经过四十天的谈判、调研以及案件跟踪后,案件最终得到了正义的解决。杨亲德感叹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所以胜利,离不开祖国强有力的支持,更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指挥与领导。也正是遵照周总理“外交官应是不拿枪的军人”的指示,他积累经验,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尽力维护家属的合法权益,不忘祖国之托付。

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12年,不仅提高了杨亲德的英语实践能力,也让他得到了充分历练,在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的本质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祖国和学校对他的支持与培育。

情愫 报党之栽培 扬教育之魂

“兴国之道,教育为本”,杨亲德深知只有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才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才能让中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屹立于世界之林。于是他抱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党以及学校的感激之情,竭尽自己所能,为中国的教育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亲德在与其妻子刘再娣被派往新西兰工作初期,就在大使馆成立了教育处,在他的指导带领下,中国在新西兰的留学生工作步入正轨。四年内,中国对外教育取得了可人的成绩,汉语课程在新西兰的中小学得到了普及。在与各高校的访问和交流中,中国文化在国外得到了发展。同时,杨亲德也不忘华师这片身处大洋彼岸的沃土,驻外期间建立了华师同新西兰多所大学的校际交流,为华师学子提供了更多外出学习的宝贵机会。

在讲述其驻外工作经历时,杨亲德最有感触的便是出国前去机场的路上,经过天安门广场时,仰望那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他说:“每次透过车窗看到国旗在空中飘荡,我都会心潮澎湃。下定决心,要承担起国家和组织交代的使命,一切行为和言论都要不负国家的信任和嘱托。”

在身处异国他乡,为外交事业忙碌的时候,杨亲德也会争分夺秒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水平,不仅仅是为了工作需要,也是为重返华师,继续教育事业做准备。在他担任华师外事处长的8年时间里,他回归到内心向往的教育事业中,开设了选修课“英美诗歌鉴赏”并深得学生喜爱。同时,依旧怀着“感激和回报”的初心,不断拓宽华师对外交流的渠道,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扩大华师的对外影响力。“我对华师,情有独钟”,这也是杨亲德对华师的依赖与牵挂。

誓言 脚踏实地,坚实务实

在询问杨亲德对于“大学生入党”的想法时,他表示:“青年学生要有家国情怀,更要清楚大家和小家的关系。时刻牢记,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青年党员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支柱和活力源泉,他们的青春热血和朝气正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

杨老师多次强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表示党和国家提供给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参加工作等宝贵的历练机会。所以,无论是否是党员,青年学生都应该坚定拥护党,把个人的学习与理想建立在国家需要的基础上,在实现自身理想的同时也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既然入党,就要有坚实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就应该将誓言谨记于心。他回想起在陪同刘介愚校长与香港校友见面时的场景,不禁感慨共产党所取得的胜利,离不开这一批饱含赤诚之心的老党员、老战士。而青年党员正是要学习前辈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将“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谨记于心,无愧于党的信任与栽培。

杨亲德见证了桂子山上的梧桐从初与人齐高到如今参天成荫,见证了这片育人的沃土培养出一代代国家栋梁之才,六十年相识相伴,让杨老与华师结成的情愫犹如母子之情。入党五十五载,他用自己最炽热、最虔诚的心,用自己最真实的行动证明了“与党相遇,我之幸运”。

 

上一条:华中师范大学老有所为系列之万学适
下一条:忆百年峥嵘 寻红色记忆​——专访外国语学院退休党员王兆云罗启华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