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王先霈:老骥伏枥 霈泽桃李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9日 16:35    作者:

编者按

2021年,教育部关工委在全国高校开展“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读懂中国”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关工委号召,组织青年学生与“五老”面对面交流,通过文字、视频等形式记录、展示、宣传“五老”事迹。广大青年学生在听故事、传故事中感受到生动的“四史”教育,坚定跟党走的信念,矢志成才报祖国。

自2018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几年来,我校多个作品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优秀作品,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

百年栉风沐雨初心不改,让我们一起走进我校“五老”代表,聆听他们的讲述。

老骥伏枥   霈泽桃李

——著名文学家王先霈先生访谈记

王先霈先生已经是八十有余的学者,身子骨却依然硬朗,精气神儿十足。作为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先生在学生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

初次与王先生见面时,我仿佛如稚童一般,说话支支吾吾,做事也很笨拙,生怕自己有哪句话说的不好。面对着先生这样像有着无尽光芒的人,我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真是太渺小了,提前准备的稿子好像全部打乱了,恍惚地不知从何开口。紧张局促间捕捉到先生柔和的目光,温暖的笑意,我悬着的心开始慢慢放了下来。我调整好思绪,简明地说出此次访谈的缘由,先生知道来意后立马放下手中的事,说自己现在不是太忙,并为我腾出时间来积极配合我的访谈。我喜出望外,同时也很激动能够进一步了解王先生这样的大师,领略先生的风采!

一、满怀赤子之心

满头银发的王先生,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他说,自己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小时候的记忆就是逃难,当时国家战乱危亡,在这样一副景象中的艰难成长,令他刻苦铭心。幼时的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求学带给他辛苦中的生命微光。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上学的日子真是美好啊,那个时候的环境也比较单纯,我就一心想着学习,别的我什么都不想,也不愿意去想。文化大革命时期就下乡劳动去了。在特殊时期学习虽然有所耽误,还是没能干扰自己对学习的激情。”王先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如期转正,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谈起入党的旧时光,先生嘴角浮起轻松的笑意,仿佛已经乘坐上时光的年轮,回到旧时的青葱岁月。“我那时候也会在党内做些行政工作,有时候在组织委员会兼个职,帮忙处理党务工作上的事情。当时党支部的活动主要还是为围绕在过组织生活这一块,我始终按时按组织纪律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党的宗旨,执行党分配给我们的任务,积极培养新党员,壮大党的新势力。”先生的话语铿锵有力,让我这颗如幼苗般生长的入党积极分子心潮澎湃,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老党员的身体力行下,我们新时代的积极分子、年轻的党员同志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二、创新发展文学评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创新发展,在文学评论的课程建设上引领时代潮流。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没有独立开设文学评论课程,有关内容只是在文学理论中简单提及,更没有教材面世。对此,王先霈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设文学评论课程,1986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的教材《文学评论教程》。该书对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和民族性、文学批评文章的样式和特点等均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和研究,初步建立起了文学批评学的科学体系。在教材建设的同时,王先霈先生的理论探索也取得了突破。

20世纪90年代初,王先霈先生提出了“圆形批评”的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圆形”体现在对客体的把握程度和主体思维活动的运转形态两个方面。他所建构的“圆形批评”理论,在他的学术著作《圆形批评论》、《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等著作中可见一斑。王先生不仅治学严谨,在育人方面更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文学批评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品格。并不是要求别人非得同意自己的意见,而是应该真诚相见。假话不能说,客气话、门面话也没意思。我希望学生是这样做人做事的。”王先霈教授说,一提到文学批评很多人会误以为戳到了自己痛处,其实不然,他们事后会发现批评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三、博览群书方有引领力量

王先霈先生认为,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驿站,在大学我们不仅要博览群书,也要善于思考,追求创新,切忌人云亦云,否则就失去了学习的本真性。王先生知道我是文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之后,殷切说道,“在学生时期应该专心学习,把学生的本职工作做好,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学业,记住一定要学风端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想这便是对王先生教书育人的准确概括了。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为人楷模的启蒙者。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仅对学术有突出贡献,他的言行举止,也会成为后学执着追求的典范。“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先生虽然年事已高,可仍然笔耕不辍,治学大半生,初心如少年。先生用笔写下自己的所学所感,他的真知留存在万千桃李之间。



 

上一条:红心向党,夕阳灿烂——华中师范大学“百名老人老有所为风采展”展出
下一条:【读懂中国】刘兴策:逆水不惧 征途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