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跟党走 立德树人铸师魂——专访外国语学院退休党员鲁志英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1日 15:32    作者:朱乐雯 于舒雅

鲁志英是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系退休教师,同时也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考生,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自入党以来,她始终坚定作为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守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岗位上。对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她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着特别的理解和感悟。

不负众望,倾听时代之声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鲁志英在24岁时进入华中师范学院学习,在校时担任学生干部,同时加入了田径队。“恢复高考那年是年底考试,我是在88年的年初入学的,大概是三月份。”谈到恢复高考,鲁志英有些激动,心潮澎湃,记忆犹新,“当时我已经工作了,背着家里人参加考试。我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考试,就怕我的学生考上了,我没考上。”鲁志英补充道。

鲁志英表示,恢复高考是改变自己人生的伟大决策。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就没有今天的自己。在华师,她得到了提升自我的机会,曾进入南京大学深造一年、通过了留学基金委申请远赴加拿大访学。可以说恢复高考是她人生的转折点,而党发挥了主导作用。“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不可能现在在大学教书。事实证明,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使中国繁荣富强,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她说道。

据回忆,在参加高考前,鲁志英已经在中学工作五年,其间担任团干。英语基础薄弱的她不得不晚睡早起,抓住一切时间自学功课。按照学校规定,在下午四点时学生须前往操场锻炼,鲁志英则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弥补这段学习时间。而英语听力材料等资源的短缺也是学习中遇到的一大阻碍。

面对这些学习道路上的困难,她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以坚定的意志迎接挑战。当时不允许收听VOA英语,鲁志英就利用教室的收音机练习听力。缺少正规的教材,她就利用老师发的资料和习题练口语。课余活动和学生工作繁忙,她就总是睡的比其他人晚。鲁志英感慨:“那个时候的学习条件和现在就不能比了,确实是难!”

日新月异,引领时代之风

今天的英语学习资源,得益于改革开放和一系列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举措,相较当年丰富了不少。鲁志英说道:“现在的外语学习条件呀,真是今非昔比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鲁志英鼓励同学们应抓住机会,利用好多样化的资源,提升外语能力。

谈及大学生在时代发展中发生的变化,鲁志英表示,很多同学非常重视社会活动,而忽略了学习,这是令她感触最深的。对此,她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她回忆,在华师附中工作七年后再次回到大学任教,明显感觉到自己语速、语流的退步,因此开始在图书馆借书自学。“借来的书上全都是我的同学做的笔记,原来我的同学比我多看了那么多书,多学习了那么多知识,而我七年后才开始学习,这才感受到与别人的差距。”她说道。

鲁志英表示,社会活动是好的,她并不反对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活动,但要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实践。即使身为外语教师,她依然需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鲁志英说道:“因此,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同学们应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担得起时代的重任。”

克己奉公,肩负时代之责

鲁志英回忆,当时的入党条件非常严格。很多申请入党的同学表现良好,成绩优秀,想获得入党的名额非常困难。鲁志英以加入伟大党组织的崇高理想激励自己,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鲁志英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申请入党时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对于入党的初心,鲁志英说道,决定入党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由于自己的父亲是一名中共党员,所以她自幼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除此之外,恢复高考前在中学工作时,鲁志英曾经担任过团干的职务。这段工作经历让她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始终向党员看齐。因此在她看来,入党是一种信仰、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入党以来,她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在思想觉悟上下好功夫,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科研项目中,鲁志英不计名利,踏实做事,心系集体。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她总是冲在最前。在申报建设大学英语听说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她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丝毫不计较负责人的名誉。

作为公外系教师,鲁志英在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外国语学院优秀院友刘洁等人,都曾是她的学生。除此之外,她还担任过外国语学院演讲队的指导教师。对此,她以外国友人夸赞学生英语口语的故事为例,阐明了外语教育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桥梁,而作为外语教师,肩上担负的责任也是十分重大的。虽然已经退休,鲁志英依然在民族班任教,以实际行动阐明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鲁志英寄语新时代的外院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以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担当为己任,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扩展知识,融会贯通。将中国声音传播向世界,将党的精神薪火相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上一条:忆百年峥嵘 寻红色记忆​——专访外国语学院退休党员王兆云罗启华夫妇
下一条:桂子山情为学为师 游子红心向国向党——专访外国语学院退休党员姚宗立